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用电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庞大的用电需求拉动了发电机行业的发展。据资料显示,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二产业用电量57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用电量14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3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发电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定子、转子、端盖、轴承等零部件;下游为风力发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发电领域。
一、发电机简述
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发电机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按发电原理可分为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单相发电机和三相发电机;按能源可分为火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燃油发电机等。
由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较大,可并机运行且持续供电时间长,还可独立运行,不与地区电网并列运行,不受电网故障的影响,可靠性较高。尤其对某些地区常用市电不是很可靠的情况下,把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既能起到应急电源的作用,又能通过低压系统的合理优化,将一些平时比较重要的负荷在停电时使用,因此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二、发电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2016年-2019年期间,我国发电机组产量持续下降,从2016年的14066.3万千瓦下滑至2019年的9274.1万千瓦。随着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发电设备的不断增加,2020年-2021年期间我国发电机组产量迅速回升。2021年我国发电机组产量为15954.6万千瓦,同比增长12.6%。2022年1-9月中国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量为11775万千瓦,同比增长11.5%。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用电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庞大的用电需求拉动了发电机行业的发展。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二产业用电量57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用电量14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3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年版发电机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分析:
随着发电机组(发电设备)的需求量增加,我国发电机组(发电设备)相关企业注册数量逐年增加,其中2022年中国发电机组(发电设备)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为67956家,同比增长16%。
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发电机相关企业数TOP10省市为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辽宁省、陕西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河北省。
中电联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6.4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一、二、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0%、0.8%、6.0%,三季度在稳经济政策措施逐步落地以及持续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等因素拉动下,用电量增速比二季度明显回升。
由于国际局势动荡,全球能源危机,疫情持续,发电设备生产组织困难,运输交付成本增高。2022年,全国出口发电机组842.3万千瓦,同比下降20.7%,占发电设备产量的6.2%,比上年减少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水电机组112万千瓦,同比下降38.2%;火电机组536.9万千瓦,同比下降15.2%;风电机组193.4万千瓦,同比下降21.9%。主要出口地区为东南亚、中亚和南美洲。水电、火电机组出口产量占总出口产量的比例较上年回落11.9个百分点。
三、发电机行业发展趋势
现阶段的发电机行业是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集成体,不仅整体运行效率特别高,运行安全效益好,还减少了人为性的干预以及控制,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比如在风力发电机的发展过程中,双凸极永磁发电机就是比较先进的典型。发电机行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智能技术在风力发电机中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发电机的运行安全。
产业规划一般包括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特征分析、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产业空间引导和产业发展政策等。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显著增强,产业间的竞争层次和深度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科学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和空间变化态势,对产业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自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