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洋温差能?
海洋温差能(Ocean Thermal Energy):利用海洋中受太阳能加热的暖和的表层水与较冷的深层水之间的温差进行发电而获得的能量。在南北纬30度这间的大部分海面,表层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差在20度左右;如果在南、北纬20度海面上,每隔15公里建造一个海洋温差发电装置,理论上最大发电能力估计为500亿KW。赤道附近太阳直射多,其海域的表层温度可达25~28℃,波斯湾和红海由于被炎热的陆地包围,其海面水温可达35℃。而在海洋深处500~1000m处海水温度却只有3~6℃。
目前海洋温差能的利用现状
海洋热能主要来自于太阳能。世界大洋的面积浩瀚无边,热带洋面也相当宽mini-OTEC海洋温差能广。海洋热能用过后即可得到补充,很值得开发利用。据计算,从南纬20度到北纬20度的区间海洋洋面,只要把其中一半用来发电,海水水温仅平均下降l℃,就能获得600亿千瓦的电能,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所产生的全部电能。专家们估计,单在美国的东部海岸由墨西哥湾流出的暖流中,就可获得美国在1980年需用电量的75倍。
如何有效利用海水温度差能量为人类服务呢?
法国的Arsened Arsonval于1881年首次提出海洋温度差发电的构想。即发明利用海水表层(热源)和深层(冷源)之间的温度差发电的电站。于是1930年Claude在古巴的近海,首次利用海洋温度差能量发电成功,但是,由于发电系统的水泵等所耗电力比其所发出的电力更大,结果纯发电量为负值。然而人们并没有泄气。1979year,夏威夷的MINI-OTEC发电系统第一次发出了15kW的净发电容量[1]。
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取得新成就!
recently,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的我国首套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成功完成海试。标志着我国海洋温差能开发利用从陆地试验向海上工程化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海洋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由温度差而形成的热能,我国海洋温差能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大。
不久前,“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我国首套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在我国南海水深1900米处海域开展了首次海上试验。试验发电总时长超过4小时,最大发电功率16.4千瓦。此次海试不仅证明了自主研发的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原理可行,还实现了发电利用的实用性验证。
本次50kW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的运行成功不仅标志着国内最大的海洋温差能发电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其试验结果更为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方向与思路。